返回

寒冬末日,我在大巴避难所生存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二十九章 冰遍四海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夜晚。

    两人吃完烤地瓜烤芋头,便关上到楼上拆卸床板,带到一楼打地铺。

    地铺位于火坑两侧,避免火坑里的火星被风吹出来落在棉被上,同时距离也不远,可以享受木柴燃烧释放的温暖。

    “晚上的地瓜真好吃。”

    少女望着天花板的吊扇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是地里的地瓜,味道当然好。”

    “噗嗤。”

    少女一笑。

    “地瓜不是地里的难不成长树上吗。”

    “我说的地里跟你理解的不是同一个意思。”

    徐万里眉头一挑。

    本来就是随口聊一句家常,可少女打趣的口气激起他的胜负欲。

    他懂的东西不多,唯独对地里的庄稼,嗯,严谨一点,对南方地里的庄稼,上到水稻下到萝卜青菜,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好哪些不好。

    “在农村,常年种菜的菜地比较干,种出来的地瓜就比较甜,肉质更紧实,味道更好,有的人种在田里,田里水多,种出来的地瓜水多,就是你们平常买的烤地瓜。”

    这就像藏地的西瓜,葡萄更甜一个道理。

    不过,有些东西书上有,网上有,但有些东西是一点一点实践出来的。

    对很多人来说。

    地瓜就是一种零食。

    细微的口味差距无关紧要。

    可对徐万里而言,这些是他作为农村人积攒的经验。

    万一以后有儿女,或是被其他人问起。

    他还能回答的上来。

    “没事的,等冬天过去天气回暖,到时候咱们就种一些呗。”

    余思晗说道。

    “回暖?”

    徐万里双手枕着脑袋,思绪飘散。

    回暖是不太可能回暖的。

    地瓜,芋头等农作物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种植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徐万里没有预留出育苗的原因。

    大冰期不知道持续多少年。

    育苗留也是白留。

    而少女的想法,估计跟大部分幸存者差不多,认为灾难不可能持续太久,到春天,或是夏天,天气就能变暖,温度升高,雾气就会散去。

    “恐怕不会回暖,温度还会持续下降。”

    徐万里说道。

    他不希望少女太过乐观,最好是先一步养成末世的处事方式,思维观念。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余思晗有些惊讶。

    尽管觉得男人不会说没有根据的话,可她还是不愿相信灾难持续的事。

    “不能吧?”

    “我也是猜测。”

    徐万里语气随意的说道,“咱们得做好最坏的打算,尽量往长远的方向想,如果几个月后天气回暖,那自然是好,可如果温度持续下降,到零下三十度,零下四十度,甚至是六七十度......”

    “持续个几年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身上携带的食物远远不够的......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徐万里并不是夸大其词。

    两广地带达到零下二十度多。

    积雪半米多甚至一米多厚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蓝水星的陆地,九成以上的面积被积雪覆盖,温度达到零下,两极的情况不必多说,若是两极冰川蔓延,范围扩大,那才是最大的灾难。

    冰川扩大。

    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照率增加,环境温度会进一步降低,而温度降低又会让冰川再次扩大,进入死循环。

    当地表达到一半以上时,就将产生不可逆的全球冻结趋势,也就是全球冰封!

    届时,就是冰遍四海,千里隆冬的景象。

    海洋被冰封,藻类吐出的氧气无法到达海平面空间,进而引发一系列气候问题,生物的多样性也会朝某种不可预测的趋势变化......

    “或许...这一次不止是大冰期啊。”

    徐万里翻个身,看着对面的少女。

    大冰期导致生物进化或灭绝,而浓雾的降临,则给生物更多选择,像白色的小虫子,像蜃祁,像他......

    种种迹象,无不暗示大冰期的特殊。

    不过,据说目前人类并不知道大冰期为什么演变,徐万里不知道是真是假,看着对面的少女问道,“小鱼,蓝水星为什么会进入大冰期?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余思晗一愣。

    旋即在脑海回忆学习过的地理知识。

    思考好一会,确实想起一些有关大冰期的知识,但为什么进入大冰期......
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大冰期的寒潮有很多轮。

    平均气温零下十度,最低气温零下七十多度。

    但没有关于进入大冰期的解释,如果人类知道原因,或许就能利用科技阻止了。

    安静一会。

第一百二十九章 冰遍四海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